2025-11-17 23:28:43
漢嘉設計溢價236.57%、斥資超5.8億元收購伏泰科技不足一年,其董事長沈剛被姑蘇區(qū)監(jiān)察委立案調查并留置。沈剛等關聯方為出售方,曾簽署高額業(yè)績承諾。伏泰科技成漢嘉設計主要業(yè)績來源,而沈剛原計劃通過受讓股份成為新實控人,兩起資本運作深度綁定,雖控制權轉讓已過審,但截至2025年8月,股份過戶登記仍未完成。
每經記者|趙李南 每經編輯|張益銘
溢價高達236.57%、總對價超5.8億元的并購落地不足一年,漢嘉設計(300746.SZ,股價14.32元,市值32.33億元)就迎來了“黑天鵝”事件。
11月17日晚間,漢嘉設計公告稱,公司收到控股子公司蘇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伏泰科技)的通知,伏泰科技董事長沈剛被蘇州市姑蘇區(qū)監(jiān)察委員會(以下簡稱姑蘇區(qū)監(jiān)察委)立案調查并實施留置。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注意到,這起子公司董事長被留置事件,距離漢嘉設計宣布完成對伏泰科技的收購不足一年。
此次風暴的核心——伏泰科技,是漢嘉設計在2024年推動戰(zhàn)略轉型、重金押注的關鍵一步。根據漢嘉設計2024年9月發(fā)布的公告,公司擬以支付現金方式向伏泰科技的62名股東收購其合計持有的51%股份。
這筆交易堪稱“豪賭”。公告顯示,以2024年7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,伏泰科技采用收益法評估后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11.4億元。而其合并財務報表中歸屬于母公司的凈資產賬面價值僅約3.4億元。這意味著,此次收購的評估增值率高達236.57%。
基于此評估結果,雙方協商確定伏泰科技51%股權的合計對價約5.81億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交易的出售方,正是以沈剛為首的關聯方。公告顯示,62名股東中,沈剛、程倬、何尉君(沈剛配偶)以及蘇州泰聯智信投資管理合伙企業(yè)(有限合伙)(沈剛、程倬控制的企業(yè),以下簡稱泰聯智信)合計出售了25.82%的股份。其中,沈剛一人就轉讓了19.0668%的股份。
為支撐這筆高溢價收購,沈剛等關聯方簽署了高額的業(yè)績承諾。根據協議,沈剛、程倬、何尉君、泰聯智信承諾,伏泰科技在2024年度和2025年度實現的凈利潤累計不低于2.16億元。
若業(yè)績承諾未能達標,沈剛等人需向漢嘉設計進行補償,補償金額上限為其在本次資產收購中取得的交易總對價。
2024年11月29日,該筆收購的標的資產完成過戶。2024年12月30日,伏泰科技正式被納入漢嘉設計的合并財務報表范圍。此次收購給漢嘉設計帶來了約3.57億元的巨額商譽。
圖片來源:漢嘉設計2025年半年報截圖
伏泰科技并入后,迅速成為漢嘉設計的主要業(yè)績來源。在傳統(tǒng)的建筑設計和EPC總承包業(yè)務大幅下滑的背景下,伏泰科技在2025年上半年貢獻了合計約3.7億元的營業(yè)收入和4169.18萬元的凈利潤。
正當漢嘉設計依靠新并購業(yè)務實現業(yè)績“V型反轉”之際,子公司董事長被留置,給這場資本運作的未來走向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。
11月17日的公告披露,伏泰科技于近日收到姑蘇區(qū)監(jiān)察委簽發(fā)的《立案通知書》和《留置通知書》,伏泰科技董事長沈剛被立案調查并實施留置。
漢嘉設計稱,沈剛除擔任公司控股子公司伏泰科技董事長外,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。公司強調,其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及內部控制機制,日常經營管理由公司高管團隊負責,目前公司董事、高管均正常履職,董事會依法履行相關職責。
漢嘉設計據此判斷,沈剛被留置事項“不會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”。
然而,沈剛對漢嘉設計的影響力,絕非“子公司董事長”所能概括,按照此前的計劃,他將成為漢嘉設計的“新主”。
2024年9月,就在漢嘉設計宣布收購伏泰科技的同一時期,公司同步披露了控制權變更事項。公司原控股股東浙江城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城建集團)與沈剛、程倬控制的泰聯智信簽署了《股份轉讓協議》。
城建集團擬將其持有的漢嘉設計約6772萬股股份(占公司總股本的29.9998%)轉讓給泰聯智信。此次權益變動完成后,漢嘉設計的控股股東將由城建集團變更為泰聯智信,實際控制人將由岑政平、歐薇舟夫婦變更為沈剛、程倬。在泰聯智信的合伙協議中約定,如雙方意見有分歧,則以沈剛的意思表示為準。
這兩起資本運作被深度綁定,漢嘉設計收購伏泰科技51%股權,是沈剛一方入主上市公司的“先決條件”。
根據漢嘉設計2025年半年報,收購伏泰科技的交易對價已于2025年7月2日全部支付完畢;而沈剛等人入主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轉讓事項,也已于2025年6月16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合規(guī)性審核。
但截至2025年8月(2025年半年報披露日),關鍵的股份過戶登記手續(xù)“尚未辦理完成”。
封面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-VCG41N1813906894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